站点切换
浙江
最近访问
热门站点
全部
省级云
市州云
区县云
其他云
全部
A
B
C
D
E
F
G
H
I
J
K
L
M
N
O
P
Q
R
S
U
V
W
X
Y
Z

这次,体育老师没请假!却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

2025-07-16 15:39:07     浙江红十字微信公众号

  “做一个好人,做一些小事、好事!”这是戴老师时常在课堂上对学生们的耐心叮嘱。如今,他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曾说过的这句话。

  7月15日,在杭州市某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,拱墅区某小学的体育老师戴赛崖成功捐献21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,成为浙江省第123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
b43617d87b2b452688fee9ae933bfa1f.jpg

  25年的热血坚持

  去年7月,在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一场无偿献血活动中,戴赛崖看到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入库宣传活动,便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取血样,登记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。

  当时已经45岁的他,还笑称自己是赶上了“坐末班车”的机会。这个“顺手而为”的决定,仅仅在8个月后便迎来命运的回响。

  今年3月的一个下午,刚下课的戴赛崖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,得知自己的血样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。

  “第一反应是懵的。”戴赛崖坦言。直到听完工作人员详细解释后,他才慢慢回过神来。

  虽然觉得自己成为了“幸运儿”,但戴赛崖还是赶紧去查了有关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。他说:“自己只有弄明白所有的捐献流程,才敢接下这份‘生命之托’。”

  其实,戴赛崖的这份担当精神,一如既往地贯穿他的人生。戴赛崖自2000年教师节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开始,25年间已累计献血25次,总献血量11000毫升,也是浙江省“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”的获得者。

bf55a6fd0e8366b549ea90e6c65f4e0a.jpg

  当被问到为何会选择坚持献血时,他说:“第一次献血其实是想给自己第一个教师节留个纪念。但后来,我真正的感觉到,能够帮助到别人是件很温暖的事情,就一直坚持了下来。”

  一堂无声的“生命教育课”

  作为六年级6个班的体育老师兼副班主任,当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时,戴赛崖最放心不下的是210余名即将毕业的学生。

042eddcf89d7ef35389996dd4bccdde2.jpg

  “学生的毕业季只有一次,不能因为我而留下遗憾。”如何平衡好工作和捐献,让他陷入了两难。经过多方协调,最终将戴赛崖的捐献时间安排到了学期结束。为此,他还主动放弃了单位疗休养。

  在捐献准备期间,戴赛崖的家人担心会影响到他的身体。但看到戴赛崖整理的一系列科普资料后,便选择支持他。同样是无偿献血“常客”的姐姐,也耐心叮嘱戴赛崖:“好好配合医生,照顾好自己。”

  然而,6月底的第二次体检,个别指标超标让戴赛崖捏了把汗。直到7月5日,顺利完成与患者的高分辨配型和捐献前体检,戴赛崖才松了口气。他说:“怕辜负患者的那份期待。这个时候对于患者来说,没有退路可言,我不能害了TA。”

  对于捐献的流程,戴赛崖表现得很淡然:“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影响根基,对身体影响也小。自己这‘微小的付出’,对患者却意味着重获新生。”

  “如果说课堂上教的是规则和力量,那这次捐献,我想给学生们上一堂关于‘善意’的课。”戴赛崖曾在课堂上和学生提起过捐献的事情,他希望用行动告诉学生:“做一个好人,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
  背包里的生命约定

  7月11日,在医院的走廊上,背着大号旅行包的戴赛崖格外醒目。

  当被问到背包里有什么时,这位热爱篮球的体育老师笑道:“包里装着运动鞋、换洗衣物,还有几本旅行杂志。”

  住院期间,戴赛崖不能上场打球,但还是抽时间去街道楼BA联赛复赛现场给队员们鼓劲:“虽然有点遗憾,但想到我的‘背包’里装着的‘任务’,就感觉值了。”

7df357c6e822463d73bb0799e77504ef.jpg

  虽然戴赛崖不能上场打球,但温暖却从四面八方涌来。得知戴老师要捐献造血干细胞,从刚刚毕业的学生到25年前他带的第一届学生,纷纷发来祝福。“戴老师,您还是那么热血!”“如果好人有一个标准,戴老师您就是我们心中绝对的好人!”......当看到视频里不同年龄段的笑脸时,这个在操场上挥洒自如的硬汉也红了眼眶。

  7月15日,捐献当天,戴赛崖并不孤单。他的手机里存着跨越25年时光的学生祝福,背包里装着对生活的热爱,心里装着对陌生人的祝愿。  

“不知道对方是谁,多大年纪,只希望我能帮他闯过难关。”戴赛崖想起旅行中见过的城市与笑脸,说道,“希望TA康复后,也能去看看远方的风景,听听街头的歌,感受这人间的多彩。要是将来有机会,也帮一把别人,让这份善意扩散出去。”

上一篇:没有内容了!

下一篇:没有内容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