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日,“生命•希望”2025年浙江省湖州市人体器官(遗体、组织)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安吉龙山源“生命礼敬园”举办。现场的樱花树上,一张张手写的致敬卡,随风飘扬。纪念碑旁,一束束鲜花整齐环绕着。
“那就我来吧,从我的身上开始吧。医学生在我身上划上千刀,不在病人身上错划一刀,那就是有意义的事……”遗体捐献者家属代表王芸回忆起父亲王坪生前说过的话,声音哽咽。
王坪是安吉人,他于2019年离世后捐献了遗体和眼角膜,成为“大体老师”,实现了20年前的承诺。年轻时,王坪就从学医的堂哥那里了解到,受传统观念影响,可用于医学研究的遗体十分缺乏。他于2001年、2015年先后完成了遗体捐献、器官捐献登记,并从此随身携带登记卡。
“我会带着这份重生的幸运,一个人活出两个人的精彩!”器官移植受者代表李女士感慨万千,39岁的她接受肝移植手术后已经一年零两个月了。
2017年,李女士被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病,病情发展非常快,一次又一次的住院、急救、输血,她和家人逐渐陷入了绝望。“当医生告诉我,‘肝移植’是最后的希望时,就好像有一束光突然照进了我阴霾的世界,而等待肝源的日子,充满煎熬也充满期盼。”李女士是幸运的,她最终等来了“奇迹”。“如果没有这些无私的捐献者,很难想象我现在是什么样的状态……”李女士说。
现场,湖州市和各区县红十字会分别成立“馨宁”志愿服务队,服务队将常态开展人体器官(遗体、组织)捐献宣传动员、登记指导、缅怀纪念、人道救助等服务工作。
截至目前,湖州已建成褒扬捐献者大爱精神的“生命礼赞”场所3个,全市登记捐献的志愿者达1.97万人,实现器官捐献126例、遗体捐献72例、眼角膜捐献158对,挽救了402名患者的生命,帮助316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,为医学教育和科研提供了宝贵资源。
上一篇:没有内容了!
下一篇:没有内容了!
9月10日是教师节,今天我们不仅要向所有辛勤耕耘的老师道一声感谢,更怀以最赤诚的敬意,向近年来这13位生前教书育人、身后捐献遗体的“大体老师”,深深鞠躬。[详细]